2401150331闵天骄
自然界丰富多样的植物在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各种原料及生态环境。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被人类用来防病治病,即为药用植物。经过八周的理论学习,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长沙黑麋峰公园进行药用植物学的野外见习。在这短短七个小时的实习中,我们认识了五十多种植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及药用价值,学会如何采集植物并制作标本,并分辨某些植物的年份,可谓收获匪浅。
实习过程中,我所认识的植物多属蓼科,有辣蓼、酸模、虎杖、瞿麦三七等。这些植物都具有托叶鞘,为蓼科植物特点,有助于我们分辨植物科属。此外,我们还认识了蔷薇科的蓬蘽、石楠,十字花科荠菜、碎米荠,菊科的马兰、小飞蓬、野菊花,唇形科的瘦风轮、通泉草、丹参,罂粟科的紫堇、博落回,以及其他科属的植物。
这些植物并非全为药用植物,有些植物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例如铁芒萁少做药用,却是酸性土壤的指示物;通泉草生长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恰如其名,是可指向通往水源的植株。
同时,一些植物所具有的特殊形态特征有利于我们快速记忆与分辨。例如鹅掌楸有像马褂的树叶,天南星的佛焰花序,枸骨的刺状叶、中华槲蕨的孢子囊等。
实习时,我们发现某些形状相似的植物,这便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并准确区别它们。
例如丹参具有红色根、方形茎和白色茸毛,而与之相似的陆英则是茎有棱条、少毛或无毛、髓部白色、奇数羽状复叶。
此外,商陆根的形状与人参极为相似,外形很难分辨。但人参外表灰黄色,有明显的粗横和纵皱纹理,顶部有弯曲的根茎;而商陆表面土黄色,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并且顶部只有中空的地上茎。另外,人参横切面类似菊花心纹,香气独特;而商陆横切面是同心的环纹,习称“罗盘纹”,久嚼有麻舌感,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区别。
这种外形类似但药用价值迥异的植物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并积累经验,以防误食滥用导致出现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还实际操作了如何完整采挖植株。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组同学成功挖到一株黄精。黄精的药用部位是它的根状茎,因此在采挖过程中,不能损伤其根状茎。黄精在母本鳞茎的基础上每年都长出新的鳞茎,并且原来的母本不死,其在外观上的直观表现即为“疤痕”。这样,每年都有一个年生主鳞茎,从最新的鳞茎开始鉴别,最新一块鳞茎的是最后一年,母本鳞茎再生长的是第一年,中间还有多少个年生主鳞茎,一共相加就是它的生长年份。
下山后,我们将采集的植物分门别类、填写标签、制作标本。整理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植物都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而本次实习的日期处于春夏交接处,可见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短短一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巩固了理论知识,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植物,仔细辨别相似植物,并了解其药用部位及价值。在本小组中,我作为记录员,需要记录观察的植物名称、科属、入药部位、药用价值及其他显著特征。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药用植物学这门课了解并不够深入,很多字词都不熟悉,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努力克服困难,边记录边学习,收货颇多!同时,我们也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习到许多书本外的知识,更是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的根本宗旨。感谢一路陪伴细心指导我们的老师和学长学姐!
野外见习植物记录
| 植物名称 | 科属 | 药用部位 | 功效与价值 | 备注 | 
| 蓬蘽 | 蔷薇科 | 全株及根 | 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 白色花,有皮刺皮孔 | 
| 覆盆子 | 蔷薇科 | 未熟聚合浆果 |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  | 
| 石楠 | 蔷薇科 | 叶和根 | 镇静解热 | 可做观赏植物 | 
| 小飞蓬 | 菊科 | 全草或鲜叶 |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 治胃肠炎 | 
| 野菊花 | 菊科 | 叶、花及全草 | 清热解毒,疮疡疹毒 | 有小毒 | 
| 马兰 | 菊科 | 全草或根 | 败毒抗癌、凉血散淤、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 茎部叶倒披针形 | 
| 艾蒿 | 菊科 | 全草 | 温经安胎、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 | 植株有浓烈香气 | 
| 鼠曲草 | 菊科 | 茎叶 | 镇咳祛痰 | 茎被白色厚棉毛 | 
| 鹤虱(野胡萝卜) | 菊科 | 干燥成熟果实 | 杀虫消积 | 茎具多数纵棱 | 
| 辣蓼 | 蓼科 | 全草 |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 |  | 
| 酸模 | 蓼科 | 全草 | 凉血、解毒 |  | 
| 虎杖 | 蓼科 | 根状茎 | 活血散瘀、通经镇咳 | 茎散有紫红色斑点 | 
| 瘦风轮 | 唇形科 | 全草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 
| 通泉草 | 唇形科 | 全草 | 解毒,健胃,止痛 | 生长于水源丰富的地域 | 
| 丹参 | 唇形科 | 根 | 祛瘀、生新、活血、调经 | 红根、方形茎、具白色茸毛 | 
| 牛至 | 唇形科 | 全草 | 清热解毒、理气化湿 |  | 
| 白毛夏枯草 | 唇形科 | 全草 | 降压明目、镇痛散血 | 茎四棱形,基部常带紫色 | 
| 紫堇(夏天无) | 罂粟科 | 块茎 | 活血活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 | 花有花距 | 
| 博落回 | 罂粟科 | 根或全草 | 杀虫抗菌 |  | 
| 繁缕 | 繁缕属 | 全草 | 清热解毒 |  | 
| 垂盆草 | 景天属 | 干燥全草 |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  | 
| 败酱草 | 败酱科 | 全草 | 清热解毒,利尿,镇痛 | 茎被白色倒生粗毛 | 
| 黄精 | 百合科 | 根状茎 |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 根状茎有“疤痕” | 
| 商陆 | 商陆科 | 干燥根 | 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 | 根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 | 
| 卷耳 | 石竹科 | 全草 |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 | 茎上部有混生腺毛 | 
| 车轴草 | 豆科 | 全草 | 清热凉血 | 叶似车轮 | 
| 泽泻 | 泽泻科 | 地下根 | 利水,渗湿,泄热 | 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 | 
| 车前草 | 车前科 | 全草或种子(车前仁) | 利尿清热、明目祛痰 |  | 
| 凤尾蕨 | 凤尾蕨科 | 全草 | 降压防癌 |  | 
| 紫花地丁 | 堇菜科 | 全草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 | 花呈紫堇色或淡紫色 | 
| 积雪草 | 伞形科 | 全草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叶片肾形或马蹄形 | 
| 灯芯草 | 灯心草科 | 干燥茎髓 | 清心除烦 |  | 
| 酢酱草 | 酢酱草科 | 全草 | 清热解毒,消肿散疾 | 三叶草(倒心形),区别与车轴草 | 
| 白英 | 茄科 | 全草 | 治疗癌症、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叶为小提琴形 | 
| 龙葵 | 茄科 | 全草 | 抗氧化、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  | 
| 山苍子 | 樟科 | 根皮和叶 | 温肾健胃,行气散结 |  | 
| 毛茛 | 毛茛科 | 全草或根 | 退黄,定喘,截疟,镇痛,消翳 | 叶下面密被银白色鳞片 | 
| 胡颓子 | 胡颓子科 | 种子、叶和根 | 祛风利湿、止咳平喘 |  | 
| 鱼腥草 | 三白草科 | 干燥地上部分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 搓碎有鱼腥气味 | 
| 鸡屎(矢)藤 | 茜草科 | 全草 | 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 |  | 
| 茜草 | 茜草科 | 全草 | 清热止血 | 植物染料 | 
| 忍冬 | 忍冬科 | 花蕾 | 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 开金银花 | 
| 夹竹桃 | 夹竹桃科 | 叶 | 强心利尿,祛痰杀虫 | 全株有毒 | 
| 牵牛 | 旋花科 | 果实 | 泻水利尿 |  |